痛楚是一個統稱,不同人的體驗可以相差很大。眼痛可以細分為刺痛、異物感或者脹痛。眼痛可伴有其他不適,包括視力下降、眼紅、眼癢、分泌物多,燒灼感、眼球轉動時有拉扯的感覺、重影,它必須和頭痛、鼻竇疼痛和牙痛區分開。這篇文章根據臨床經驗,大致羅列病因。
眼皮發炎
很多市民訴說眼癢,偶有分泌物、異物感、偶有眼部刺痛,這些症狀主要是眼皮炎造成的。眼皮炎是瞼板腺阻塞引起的瞼緣感染或炎症反應。日常的眼瞼清潔是治療眼皮炎之根本,毛巾熱敷眼部和輕柔眼瞼按摩同樣可以緩解症狀。
眼瘡
如果眼皮發炎沒有處理好,阻塞的瞼板腺會發炎,形成眼瘡,即俗稱眼挑針。眼瘡一般無痛楚,但是當受到細菌感染時,眼睛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,以及分泌物增多。一旦出現眼瘡,應盡可能多做眼瞼清潔和熱敷,並及時求醫。醫生通常會開眼用抗生素。若無好轉,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(了解更多)。
乾眼症或角膜表皮受損
乾眼症或角膜表皮受損可能會表現為眼部刺痛、異物感,可伴有眼睛乾澀、眼癢、視覺疲勞、燒灼感,在睡覺期間或剛睡醒後症狀可加重。乾眼症主要是由於淚液的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,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而出現眼部不適症狀,嚴重者可出現角膜缺損。人工淚液有助於緩解症狀。抗生素製劑可預防角膜上皮缺損繼發感染。避免長時間接觸電腦,少接觸空調及煙塵環境,注意眼部衛生、清潔眼皮也有助於環境乾眼症狀(了解更多)。
角膜潰瘍
隱形眼鏡佩戴者發生角膜潰瘍機會率極高。在日常佩戴和取出隱形眼鏡時可以造成角膜細微的損傷,加上隱形眼鏡清潔不足,一旦病原體進入這些細微的傷口,就可以導致角膜感染。此時,角膜上會出現一個白色的斑塊,同時伴有眼紅、眼痛和視物模糊等症狀。角膜潰瘍可能會使角膜遺留瘢痕,影響視力。一旦出現角膜潰瘍,應停戴隱形眼鏡,及早求醫。根據不同病因,醫生會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。
青光眼
急性原發性閉角型的青光眼的症狀如下:眼紅、眼痛、視力模糊,甚至頭痛、噁心或嘔吐。一些口服感冒藥可以增加病發的風險,尤其是中年或老年的人。此時,必須緊急求醫,因為這是一個致盲性疾病。及早降低眼內壓是最基本治療措施,這也會明顯緩解患者症狀。進一步治療可採取激光或白內障手術來減低覆發機會。
慢性青光眼患者可能沒有症狀,也有一些人偶爾感覺眼脹伴有視力模糊的徵兆。青光眼被稱為「視力小偷」,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,應提高警惕。定期進行眼部健康檢查,可及早發現和診斷青光眼 (了解更多)。
虹膜炎
虹膜炎的患者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眼紅或眼痛,被誤以為是紅眼症。除了眼紅,患者可能出現畏光或者有閃光的感覺。如果虹膜炎同時合併眼內壓升高,也可以表現為眼脹痛或頭痛。虹膜炎可能與系統免疫性疾病相關,其種類繁多,病因複雜。類固醇是治療虹膜炎的常用藥物,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。
視神經炎
視神經炎在年輕人中多見。患眼出現深層的痛楚,在眼球轉動時加劇,伴有視力驟然下降。對於視神經炎患者,有時可用類固醇靜脈注射來加速視力恢復。視神經炎患者需要行全身體檢排除多發性硬化病。
外傷
如有化學物、異物入眼或眼睛受撞擊後,眼部都可能疼痛。如有化學物入眼,應盡快用大量的蒸餾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如眼部受傷,應盡快求醫,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。
眼科醫生將會進行如視力測試、眼內壓測量、裂隙燈和散瞳藥等檢查,目的是評估潛在眼部疾病的嚴重性,觀察視神經和視網膜的狀況。在治療方面,基於眼痛的病因可大可小,所以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。因此,若果發現眼痛嚴重持久,伴有視力下降、眼球轉動障礙、分泌物增多和腫脹時,應避免自用類固醇眼藥水,這些眼藥水可能令眼睛感染更嚴重、眼內壓升高、甚至引起白內障,最好還是及早求醫,明確診斷,才是明智。
撰文:蕭子宜醫生、蔡建毫醫生 (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)
熱 門 影 片

莊金隆醫生講解甲狀腺眼病治療方案

譚智勇教授拆解白內障手術過程

梁啟信教授分析青光眼斷診及治療新趨勢

吳兆駿醫生講解激光治療視網膜疾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