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膜是甚麼?位置在哪裡?葡萄膜炎即指虹膜、睫狀體、脈絡膜的炎症。眼球像一個球體,由多層不同的組織包覆一個圓形的空腔,而圓形的空腔由玻璃體填滿。眼球的最外層是鞏膜(眼白),而最內層的是視網膜,由感光細胞接收影像。葡萄膜是屬於眼球的內層組織,位置在鞏膜 (眼球最外層的眼白)與視網膜之間。當剝去鞏膜,眼球外表形態便會呈深紫色,故稱葡萄膜。葡萄膜是眼球中重要的組織,由複雜的血管組織供應營養。因此,若葡萄膜出現炎症,可引致多種眼睛問題,例如影響眼角膜、白內障、青光眼、破壞視網膜、視神經等等。
葡萄膜炎主要病徵
葡萄膜炎可根據所影響的眼睛結構位置,分為前段、中段、後段及全葡萄膜炎。前段發炎,又稱虹膜炎或前葡萄膜炎,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葡萄膜炎。通常會急性發作,大部分會在6至8周內復元,發作時通常眼睛會紅、痛,以及視力模糊。如果只影響中間部分的葡萄膜發炎,又名中間型葡萄膜炎。中間型葡萄膜炎通常會造成飛蚊症,有時會造成視力模糊。這種葡萄膜炎通常影響時間較長,且有機會持續好幾個月。葡萄膜的後段發炎可分為脈絡膜炎、視網膜炎或血管炎,屬於比較罕見的葡萄膜炎,此類後段的葡萄膜炎一般與身體其他疾病有密切的關係。
葡萄膜炎部分成因不明
葡萄膜炎的成因種類很多,部分成因不明,而常見的成因可以分為:
- 感染:外來細菌 ( 經外傷或手術傷口直接進入眼內 ) / 附近組織發炎 / 內因形 (由結核病、梅毒、麻瘋、巨細胞病毒、皰疹病毒、球孢子菌、寄生蟲等轉移 );
- 免疫因素:眼睛的免疫因素異常,屬於這個類別的葡萄膜炎,可以由晶體過敏性引致眼內炎及交感性眼炎。身體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免疫機制問題,例如風濕性關節炎、多發性硬化症、紅斑性狼瘡,以及某些皮膚疾病等,均可合併葡萄膜炎。
治療葡萄膜炎的選項
由於葡萄膜炎的病因比較複雜,所以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案都會不同。如眼藥水,可包括類固醇與散瞳劑,這些藥水有助減少發炎與疼痛。如局部的藥物治療不足夠處理,需要時會採用到眼睛周邊的注射、口服或靜脈注射方法。治療的藥物類型有以下數種:
- 散瞳藥水:可以防止發生虹膜後黏連,減少日後發生青光眼的機會。同時可減低瞳孔不規則,減少瞳孔黏住晶體的機會,如瞳孔黏連嚴重,可導致360度前房水循環與排放不 良,引致繼發性青光眼。此外,也可以解除或減少虹膜括約肌和睫狀肌的痙攣,讓它們休息,減輕疼痛。
- 類固醇:類固醇藥物對葡萄膜炎有一定療效,因它有抗炎功效,可以有效減輕葡萄膜炎或虹膜炎。但某些虹膜炎可能會依賴類固醇,如長期使用可減低人體的抵 抗力。另外,口服類固醇也可以造成其他副作用,例如增加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骨質疏鬆風險等。
- 其他類型消炎藥,非皮質類固醇消炎藥:屬於這一類的水楊酸鈉及消炎藥(例如 Indomethacin)都有鎮痛及消炎作用。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人可以考慮使用其他類型抗排斥藥,例如甲氨蝶呤(MTX)、硫唑嘌呤(AZA)、環孢素 (CSA)等,但這類藥物也可能有嚴重副作用,須在醫生嚴密監察下小心使用。
葡萄膜是眼球供血的重要組織,亦有分泌淚水的作用,嚴重的葡萄膜炎可導致失明。葡萄膜炎的成因比較多樣化,眼科醫生一般會先了解病人的健康狀況,再作決定是否需要作進一步檢查。
撰文:何璟穎眼科專科醫生 (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 )
熱 門 影 片

莊金隆醫生講解甲狀腺眼病治療方案

譚智勇教授拆解白內障手術過程

梁啟信教授分析青光眼斷診及治療新趨勢

吳兆駿醫生講解激光治療視網膜疾病
